在沉寂一周后,小米盒子或將以瘦身形態(tài)再次上市。
近日,一名小米盒子內部員工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此前小米盒子宣布技術調整,的確是應廣電方面要求,為滿足政策條件而調整。據悉,小米盒子將在不久后以瘦身形式重新上市,此前預置的非牌照方監(jiān)管的視頻內容將切除。
小米盒子的高調推出和隨后的閃電沉寂,使得長期潛伏的國內OTT(基于互聯(lián)網視頻服務的終端)市場又成業(yè)內熱點話題。機頂盒對于小米的意義,也讓業(yè)界有另一番思考。
背后的生態(tài)謀略
有觀察者認為,小米做盒子,既有資本概念的因素,也有防御策略的考慮。
首先,小米從未把自身定義為一家手機公司,按照小米董事長雷軍的話,小米要實現從手機公司到移動互聯(lián)網公司、再到品牌公司的三步走。
尤其在第二個階段中,小米需要搶占多屏通道,通過多屏來圍獵更多用戶,并用云平臺將用戶價值沉淀下來。這種通過屏來圈用戶,通過用戶來分發(fā)內容,通過內容來賺錢的打法,便是小米在此階段中從端到云的生態(tài)理念。
此外,隨著聯(lián)想、華為等傳統(tǒng)大軍的推進,小米很難再靠硬件配置作為賣點,去守住過往的強勢增長曲線,這便要求小米需要找到新的高增長市場予以補充。
從推出時間看,小米盒子正是在小米2代手機因供應鏈不足的空檔期發(fā)布的,而米1S和小米青春兩個產品也同樣在米1和米2的空檔期發(fā)布,這被業(yè)內視為是小米的防御策略。
盒子對于小米來說,不僅僅是一款產品,更是其建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定位調整
但盒子該怎么做,小米此前似乎失算了。
一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小米的失算不僅是對181號文件理解的失誤,還有對戰(zhàn)略模式的錯誤評估。小米把盒子做得太重了,像手機之外的另一個智能終端,這對小米并無好處。
快播CEO王欣表示,盡管小米盒子是收購而來的團隊,但小米應圍繞小米手機這一個智能終端展開盒子布局,而非讓小米并存兩個相對較重的智能終端。
一是,年輕用戶的內容分享中心主要在手機上,不需為內容再購買一個昂貴的盒子,而只有將內容按場景的不同在大屏與朋友分享的需求。二是,盒子的單價和用戶價值相比手機要低很多,出于業(yè)務安全考慮,小米盒子應盡量輕量化,不應在手機戰(zhàn)場還未穩(wěn)定時,將太多的精力和資源分散在另一個智能終端市場。
據記者從小米內部獲悉,小米董事長雷軍也傾向將小米盒子作為小米手機配件的定位,但也擔心配件的定位會使得小米盒子過于管道化,此外,對非牌照視頻內容的預置,也有出于用戶體驗的考慮。而在被廣電叫停之后,小米也不得不進行瘦身。
不過,悅享TV創(chuàng)始人徐鵬表示,雷軍完全沒必要擔心小米盒子的管道化。他認為,小米的優(yōu)勢是可將小米手機作為盒子的內容中心,通過管道化的盒子的低成本優(yōu)勢來獲取規(guī)模,并反過來促進小米手機的銷售,并凸顯了小米手機的內容應用價值。這實際只是將價值鏈從盒子轉移到了手機上。
有產業(yè)鏈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政策原因,國內盒子廠商更多的渠道是銷往海外,單價在69~99美元,而盒子的單個成本在180~220元人民幣(合29~35美元),毛利率在58%~65%;但由于國內山寨品牌居多,競爭激烈,在國內售價僅約300元,靠不到30%的毛利率來吸引用戶。
此前參加過盛大盒子研發(fā)市場工作的王欣表示,與7年前盛大推盒子不同,目前帶寬、視頻、游戲內容等產業(yè)環(huán)境已有較大改善,電視盒子可通過應用商店和廣告等模式與內容方分成,并非只有視頻。此外,他認為,盛大此前把盒子做成了迷你版電腦,并賣出了迷你電腦的價格,事實證明并非用戶所需,而輕量化以及低價格,最終才能捕獲市場。
而在滿足政策方面,一名廣電方面人士對本報表示,未來的盒子方向可能是以OTT+DVB的廣電視頻直播及互聯(lián)網應用的混合模式,來滿足產業(yè)鏈各方的利益訴求。
分享到微信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