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一家參與了有關區(qū)塊鏈研究的外部咨詢的公司負責人表示,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系統(tǒng) Demo 有望在明年推出。此前,央行發(fā)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
這意味著,部署了至少一年的央行數字貨幣系統(tǒng),終于要落地了。
先在票據領域試點,再擴大范圍
據上述區(qū)塊鏈技術開發(fā)公司負責人表示,這個系統(tǒng)會先在票據領域試點,成功之后才會推廣至貨幣領域,在該領域也同樣會先小范圍試點,再擴大。
票據是代表一定數量貨幣請求權的有價證券,即貨幣證券,其代表一定數量貨幣請求權,可以在法定的范圍和條件下流通。因此,它有匯兌、支付、結算和信用等基本功能??梢钥吹?,票據雖然不是貨幣本身,沒有法幣所具有的的強制通用效力,但具有跟貨幣非常像的特性。
同時,今年以來相繼爆出來的數起“票據案”,票據被偽造或挪作他用,涉及金額高達數十億。
為了解決類似問題,央行設計了基于區(qū)塊鏈的票據交易平臺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未來兩到三年內紙質票據全部退出市場。采用分布式記賬的區(qū)塊鏈技術,能夠完整的紀錄所有交易和所有去向,不依賴于單一的交易平臺,無法篡改,保證了交易的真實;同時可以消除信息不對稱,去中介化。
據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副司長兼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姚前表示,如果在系統(tǒng)中引入數字貨幣,就可以實現在鏈上直接清算,簡化了票據交易流程。簡單交易無需第三方的信用擔保,不用擔心交割問題,沒有交易對手方的風險。缺點則是,因為交易中是全額清算,對參與方的資金占用較多,需要一定的措施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具體可以參考《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初步方案》)
數字貨幣具體體系構想
可以看到,數字貨幣的引入主要是出于安全和提高效率的考慮。
在今年年初的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上,會議就表示,發(fā)行數字貨幣可以降低傳統(tǒng)紙幣發(fā)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實現。
據報道,央行早在2014年就成立專門研究團隊。此前,央行發(fā)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
至于這套體系的具體核心要素,姚前今年8月曾在《中國金融》中撰文介紹過,具體而言,該體系包括以下幾項主要構成要素:
央行數字貨幣私有云:
用于支撐央行數字貨幣運行的底層基礎設施。
數字貨幣:
由央行擔保并簽名發(fā)行的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
數字貨幣發(fā)行庫:
人民銀行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云上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發(fā)行基金的數據庫。
數字貨幣商業(yè)銀行庫:
商業(yè)銀行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的數據庫,可以在本地也可以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云上。
數字貨幣數字錢包:
指在流通市場上個人或單位用戶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客戶端,此錢包可以基于硬件也可以基于軟件。
認證中心:
央行對央行數字貨幣機構及用戶身份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它是系統(tǒng)安全的基礎組件,也是可控匿名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登記中心:
記錄央行數字貨幣及對應用戶身份,完成權屬登記;記錄流水,完成央行數字貨幣產生、流通、清點核對及消亡全過程登記。
大數據分析中心:
反洗錢、支付行為分析、監(jiān)管調控指標分析等。
現在,中國的電子支付已經十分普遍了,在用戶體驗上跟數字貨幣非常接近。法定數字貨幣的引入,可能會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對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支付轉接機構和支付通道的依賴,但具體要看數字貨幣最終落地的方案。
分享到微信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